• 搜索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老吾老以及骨之老”關注骨類疾病從維生素D檢測

    發布時間: 2019-04-27 點擊數: 0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中國13.67億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2.12億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5.5%。中國已經處于老齡化逐步加深的階段。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老齡化社會為社會醫療問題帶來非常嚴峻的挑戰,現有資料顯示在我國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為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呼吸道感染,但隨著老齡化的進程,老年骨關節病、癡呆、阻塞性肺病等卻成為嚴重損害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疾病。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原發性骨質疏松是以骨的微觀結構退化、骨量減少為特征的,增加骨的脆性以及致使易于發生骨折的一種系統性骨骼疾病。骨質疏松骨折中多發生在脊椎骨、髖部、橈骨遠端,其中最為常見也最為嚴重的是髖部骨折,也已成為老年人致死致殘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我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患有低骨量患者和骨質疏松癥占總患病率22. 6% 和13. 3% ,同時50 歲以上人群患骨質疏松骨折占總患病率的26. 6% ,其中女性為28. 5% ,男性為24. 6%。骨質疏松性骨折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其引發的公共健康和社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根據中國2014《維生素D 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將血清25(OH)D<30nmol/L視為維生素D 缺乏,血清25(OH)D<30-49.9nmol/L,視為維生素D不足。該指南由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完成。主要證據來源于美國醫學研究院報告、內分泌學會指南,英國骨質疏松學會指南,以及國內相關文獻。指南認為檢測血清25(OH)D 是評價維生素D 狀態的最好方法。當有臨床證據懷疑患者有維生素D 缺乏癥時,就應該進行25(OH)D 檢測。血鈣、甲狀旁腺素和堿性磷酸酶異常時,通常在維生素D 缺乏癥的后期才表現出來。維生素D 對肌肉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促進腸道鈣磷吸收,并在肌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維生素D缺乏癥的主要表現在成人為軟骨病,在兒童為佝僂病;不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癥,稱為維生素D不足,可能會導致中老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骨質流失、肌肉無力、跌倒和脆性骨折。中國人群中維生素D缺乏癥普遍存在,即使在日光充沛的南方地區也是如此;同時老年人和孕婦是維生素D缺乏癥高危人群。如果采用25(OH)D<50nmol/L定義維生素D 缺乏癥,多數地區報道維生素D缺乏癥發生率高于60%。




           另外維生素D不僅在維護骨骼健康中起作用,而且在非骨骼疾病中起潛在作用,如自體免疫疾病、癌癥、心理健康問題和心血管疾病等。維生素D水平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維生素D與RASS系統的激活以及內皮功能障礙和炎癥反應過程的相關性上。

        

            評估25(OH)D 的主要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譜法、串聯質譜法,同時還有免疫分析法。和合醫學診斷目前是國內最大的液相、質譜醫學技術平臺,專業檢測維生素,檢測技術與國際前沿技術同步。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串聯質譜法大型分析儀器操作具有自動化特點,一次定量監測多種分析物,顯示出良好功能并能夠定期處理大量樣品,避免了交叉反應和傳統免疫學監測法存在的干擾因素。支持血漿和血清兩種樣本類型,3天即可報告檢測結果。和合醫學診斷實驗室連續四年通過CAP室間質評,為我司檢測數據準確性保駕護航!

          而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臨床科室和實驗室意識到25(OH)D檢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隨著對維生素的功能深入研究,相信會有其在更多領域和疾病應用的指南出現。




       文章為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我們。



    To Top 韩国电影在线观看